• 湘商的旗帜 洪江古商城 (图文)

  • 时间:2019-01-08 09:05:18  来源:洪江人  作者:小艾

 1、三足鼎立 · 渊源流长

万变不离其宗,正如一切节约都是时间节约的定论一样,我毫不隐讳地揭示:彪炳史册,深刻影响中国历史演变的“湘军”和“湘政”最终落脚点都是为经济出头代言,政治和军事还原其根本就是经济的另类集中表现。历史上湘人赢得了“有文化、能从政善打仗”的旷世美名,同时似乎给外界留下了“重才轻财”、“政军偏热,财经偏冷”的误解。

 

 

其实不然,当人们轻轻拂去历史的尘埃,走进享有“中国第一古商城”美誉的洪江古商城,就能切身感受到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以洪江古商城为创业谋生根据地的湘商,夙兴夜寐,砥砺前行其经商时间跨度之长,市场空间辐射范围之广,经商从业人员之众,存世保留经商的历史遗迹之多,在当下中国绝无仅有,开创了堪与晋商、徽商比肩高下的宏伟大业。

 

 

赢得了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赞誉为“中国商业文化的原始宝典”、“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中国商道文化的大观园和百科全书”的殊荣。完全颠覆了世人略带偏颇对湘人的看法,完整诠释了从古至今湘商历史文化的传承脉络,以三足鼎立之势支撑起了湘军、湘政以及湘商这一历史上由来已久的三大名号。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洪江古商城是湘商的摇篮、也是湘商旗帜屹立不倒的根据地。

 

 2009年7月湘商寻祖祭祀大典

 

2、天公开物 ·地发商机

 

天为先天潜质,经商依靠之本,地为后天修为,仰仗经营立身。湖南雄居华夏腹中辐射一带山河,襟四塞之要冲,控七省之郡邑,基本地理省情是“七山二水一分田”。

 

 

古语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实湘西的道路同样崇山峻岭,坎坷崎岖,物流依靠人力终究有限,难度系数较大,效率效益低下。聪明的先人发现,通过水运无疑是比较便捷实现多快好省物流运输的优先抉择。

 

 1986年繁忙的洪江港

 

 

湖南沅江整个流域面积在北纬25-29度之间,纬度低日照时间长,降水充沛,气候条件有利于经济型林木的快速生长,其杉木、松木和楠竹为主要用材林,并盛产油桐、油茶等经济作物。

 

 

沅江流经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之间,地势差在湖南的四条大江中相对平缓,汇入洞庭湖后进入长江流域,通达整个广袤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相比于长江天险,沅江更有利于运输船只的循环往返。

 

 1993年的万寿宫码头

 

湘商独具慧眼,他们深谙:经商的诀窍首先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他们在沅江和巫水结合部的地方发掘了一个大市场,发现了沅江上游及毗邻省份所蕴藏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所衍生的大商机。使得湘商们知地取胜并择地生财,从而让洪江古商城因水而生商业因水而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千百年来,洪江古商城市场经营的主导产品是直接服务于房地产等基础性行业的大宗建材,广泛应用于房屋、家具、船舶、桥梁、矿山支柱等60多个行业。

 

 

且不说从古至今我家门口川流不息的木排,单说洪油就具有优良的防潮、防腐和防蛀的功能,是涂覆农具、家居、船篷的理想环保型涂料。这些大宗商品,出产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用户需求端量大面广,市场适销对路具备了发家致富的蝴蝶示范效应。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洪江于是逐渐出现了多个省份的商人趋利而为,移民于此并繁衍生息,最终在洪江古商城形成了人数庞大的湘商群体,谱写出创业经商致富的千古绝唱。

 

刘松修商宅

 

 

3、风物洪江 ·放眼打量

 

洪江古商城——就是一部经典的史书,是古往今来的历史坐标,是能与人类对话的生命地标。自古以来就是湘西南重要的驿站和繁华的商埠,历史上是滇黔于沪汉之间水运的必经之地。早在元朝末年,已成为湘黔边境的大墟场,明清时期更成为湘西南扼守湘、黔、桂、川、滇物质集散通道的商贸重镇,被称为“五省通衢”,商贾云集,店铺如林。

 

 

据考古专家考证:洪江古商城先后拥有20家钱庄,7家银行,18家报社,8大油号,10大会馆,44个经商码头,60多个寺、庙、宫、殿、堂、馆、祠等宗教场所。目前上百个店铺,近千家作坊仍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目前中国独一无二“明清古商城”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洪江古商城的十大会馆统领商界,不仅承担了经济组织的职能,而且还行使了政权组织的作用,一些市政建设和公益事业竟是由商人来经营和管理。

 

 

公元1662年以后,中国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商业形态在这里已初具规模,市场呈现良好运行机制。各民族商人在这里安居乐业,辛勤耕耘,多介质传承文明,全流程创造价值发展成为中国大西南最繁荣的商业重镇。

 

 

在洪江古商城,世世代代的湘商,凭借沅、巫两水交汇的便利条件,将湘、黔、桂边区的速生优质的用材林以及带有当地鲜明特色的土特产品汇集于此,再顺江而下,直达长沙、上海以及赣、鄂、徽、苏等各埠,同时湘商又把江浙等地的丝绸布匹、食盐、瓷器等日用品和各地先进的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等转运到洪江古商城,然后分销到周边各省,互通有无,使洪江古商城逐渐发展成为大西南货物贸易吞吐枢纽和金融划拨中心其货币流通量仅次于省会长沙。

 

 

据《中国实业志》记载:鼎盛时期,仅洪油业就达17家之多,运出桐油二十万担以上,值七百万银元。还有力带动了木桶业、裱糊业、运输业和其他商业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洪商的富裕程度直逼长沙,百万身家数十计,全城四万人左右,经商营业者竟达半数。这个比例在国内首屈一指,令人叹为观止。洪江商人倾力置产,致资累达巨贾,而散财以济人困顿,斥千金亦无吝啬,其乐善好施之名,声闻于八方,慷慨重义,德量远胜于他乡耳。

 

 

 

洪江古商城是一座用完整的商业语言来诠释其历史与发展的商业古城,一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湘商秉承流通产生价值的思想理念,大胆突破了重官轻商、重农抑商的传统束缚,开拓创造了亘古未见的商业奇迹、良性和谐的发展脉络,构建了中国商业文明的标志体系。

 

 

洪江古商城是一个望远镜和万花筒,透视它可以发现这里既有高大上的阳春白雪,又有世俗市井的下里巴人。一个小小的山区古城仅平面自媒体就多达十八种,足见其包容并蓄,广开言路,市场交易信息量庞大,直到现代也不落伍。充分彰显了中华商业文化的精髓,是中华商业文明的地理标识。

 

 

4、湘商文化 ·远古流芳

 

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内陆地区的水上运输逐渐萎缩凋敝,洪江古商城的地位与昔日的繁荣均成为历史。大部分的经商建筑沦为民居,隐匿在城市的深处,特别幸运地躲过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和当代中国大规模旧城改造拆迁,崇商的祖先也因此为后人保留下一份完好的商业文化的遗产。

 

 

商业的技巧在于把适销对路的产品从它富庶的产地带到能够高价卖出它的地方去,货物能畅其流则财源广进。贸易的原始精神自然带着俭朴、节约、节制、勤劳、谨慎、安分、秩序和纪律的精神。节用有余、量入为出、防范风险成为洪江古商城商人们的职业操守。

 

 

他们高扬“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儒商旗帜,历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性格,通过“鱼龙变化”的太平缸,“外圆内方”的警示柱,“义方恪守的门联,“吃亏是福”的家训,“里仁为美的警语,就可以看到:湘商这个群体以追求诚信,注重商德,灵活应对市场,回报公益事业,造福个人和社会为核心理念,彰显历经商海沉浮的湘商的理性与成熟。这是以洪江古商城为代表的湘商思想之所在,也是他们的精神之所在,更是他们灵魂之所在。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商业是桥梁,开门七件事,件件连着商,士农工商,买卖为纲,士无商则格调之学不宏,农无商则种植之类不广,工无商则制造之物不能销。贸易将整个人类联系成互相依赖、休戚与共的兄弟姊妹,贸易最能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在交换商品的同时也交换了思想和价值观。贸易犹如血液,循环往复流通,最终完美的结局就是人类的和平共处。

 

 

烟雨洪江油画

 

 

湘商无所争,结局必有声。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以洪江古商城为代表的湘商群体所追求的是人类不忘初心,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条光明大道,他们扎根洪江古商城,从资金、资本入手,缔造金融自由,追求经济自由,最终实现人身自由和精神自由,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历史实践。

 

 

具有源于洪江古商城地域商业文化的鲜明特点又具有超越该地域商业文化的价值特质、精神品质和思想内涵,极具商业旅游的市场开发潜力和价值。在新时代全域旅游的热潮当中,洪江古商城必将以华夏商业文明的典故而独树一帜,再次涅槃新生,屹立于中华大地。

 

【标新立论】

洪 江 古 商 城

湘 商 的 旗 帜

作者: 史复活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爱旅行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