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简史之宋朝出入境政策

  • 时间:2016-10-13 21:13:42  来源:来自于网络  作者:小艾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这是屈原在《九歌》中提及的各色芳草。中国自先秦开始用香直至今日,人类对于香气的喜好,似与生俱来,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各色香料之中,龙涎香虽称不上众香之首,但它依然是最名贵最稀见的香料之一了。此香自唐朝由大食(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发展闻名于两宋。本文从宋朝出入境政策上为大家分析一下龙涎香何以在此朝闻名发展。

 

 

 

第一部分天香·龙涎

 

“诸香中龙涎最贵重,广州市值每两不下百千,次等亦五六十千,系番中禁榷之物出大食国近海旁,常有云气罩住山间,即知有龙睡其下,或半年,或二三年,土人更相守候,视云气散则知龙已去矣。往观之,必得龙涎,或五七两,或十余两,视所守之人多寡均给之。或不平,更相仇杀。或云龙多蟠於洋中大石,龙时吐涎亦有鱼聚而潜食之,土人惟见没处取焉。”“其龙涎初若脂胶,黑黄色,颇有鱼腥气,久则成大块。或大鱼腹中刺出,若斗大,亦觉鱼腥,和香焚之可爱。” 龙涎香不仅价格不菲,当世的境外贸易中也是极为罕见之物。按照当时一斤等于十六两,每两1000钱(即一两纹银),那么每斤16量银子。当时的正七品官员年俸禄也不过45两白银。关于龙涎香由来的传说也为其平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传说龙经常盘踞于海上的小岛上,它时而有涎出于口中,便会有鱼聚于此处潜食,当地人待龙离去看到潜在水中的“龙涎”便会取走。

 

 

 

谈及龙涎香,不免会有各种如上的传说,也增加了此香的神秘感。实则龙涎香为抹香鲸肠内的病理分泌物,主要见于热带和亚热带温暖的海洋中。其成因,说法不一致。一般认为它是抹香鲸贪食,由消化不良而刺激胃肠粘膜,而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结块即结石。以其质轻(相对密度为0.8~0.9),故从鲸鱼体内排出之后,往往会漂浮于海面上,或被冲上海岸。龙涎香的干燥品看上去是灰色或褐色的蜡样团块,六十度左右会软化,七十度致七十五度间则熔融。新从鲸鱼体内排出的龙涎香香气很弱,经海上长期漂流自然熟化,或经过长期贮存自然氧化,它的香气方逐渐增强。

 

 

龙涎香具有生动的动物香,清灵而温雅,同时又很特别的微含木香、苔香。一种特殊的甜气和尤其持久的留香底韵使它很有温暖朦胧的意蕴。清朝诗人厉鄂《天香·龙涎香》“天上梅魂乍返,温黁似垂纤尾”,为传闻中的香气写真而竟得其神。香气的微妙柔润,可提扬而又凝聚不散,且特别能够圆和其他气息,都是龙涎香令人珍爱的品质,麝香、灵猫香等几种名贵的定香剂中,龙涎香的留香最为持久,优质者,竟可达数月,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如此动人之香,源自大食,自唐传入中国,宋人对此香甚为熟悉。

 

第二部分宋朝的出入境政策及对于龙涎香在中国发展的影响

 

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毹、五木香、迷迭、艾蒳及都梁。古代乐府歌中即有异国传香来华的佳句,自汉代后远产自西域地区的各种香料,辗转来到中国。自此遥远的香气便在东方含芳氤氲。龙涎香在宋朝则作为大食来华朝贡的贡品之一。

宋代来华朝贡者络绎不绝,外国使臣进入中国境内行走,还是需要经过一番手续。首先贡使一入境就要由入境口岸的地方政府核实其身份。“蕃国入贡,令本路验实保明。”而证明身份的凭证有两类。一类是宋朝的招数和公据。比如开宝元年(968年),宋朝招谕大食进贡。“先是,僧行勤游西域,上因赐大食国王书以招怀之。十二月乙丑,遣使来贡方物。”另一类是朝贡国本国的表章。如隆兴二年(1164年)明州上奏高丽使者来贡,朝廷“诏令赵子浦差官,且于定海县管接,询问差发因依,有无表章、国信,速先申尚书省。”身份核实过后,就是上报朝廷。宋朝规定“诸蕃蛮入贡,初至州县,录国号、人数、姓名、年甲及所赍之物名数,申尚书礼部、鸿胪寺。其缘路州往来待遇如礼,并预相关报,仍各具到发日时及供张、送遗、馆设之礼申本寺。”宋朝的地方政府要将朝贡使团的情况及上京沿路行程的接待礼仪上报给礼部和鸿胪寺。接下来便是等待许可了。如果朝廷允许使团入京,那么其就可以准备上路了。如天禧三年(1019年),登州上言高丽来贡,后朝廷“令登州,凡使人物色,官给脚乘,津遣赴京”。如果朝廷不允许,那么使团只能就地安顿了。如淳熙五年(1178年),三佛齐国(今南海马来半岛一带)入贡,朝廷“诏免赴阙,馆于泉州”。在获得“入京许可”后,就是引伴赴京了。朝廷派出引伴官,利用官方邮驿体系,提供交通工具和饮食住宿,伴送贡使上京。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朝令“大食等国入贡者,所在差使臣伴送赴京,邮传供亿,务令丰备。”待使臣入京奉送贡品及一并事宜完毕,就是出境环节了。送伴出境的办法与引伴赴京大体一致。

 

 

宋朝的外国使节在中国同样也是需要持有旅行通行证的。熙宁六年(1073)二月,赖缘等五人准备先行赴明州候船只归日本。临行前,成寻代为申请:“切虑经过州县关津,不练行由,别有阻滞,欲乞官中出给公凭,许令前去。”后来,圣旨“传宣枢密院,差三班使臣一名,押伴前去,并给与递马驿券。余并依所乞。”

相较于唐朝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而言,宋代在此基础上做了很大的继承同时,又做出了规范,以及对于使臣的沿路盘缠及生活必需品也考虑的非常周全,并给予优厚的公务接待。

 

上述所讲乃是宋代对于朝贡使臣的出入境政策,那么宋代的来华蕃商也是不计其数,朝廷对于他们的入境管理又是怎样的呢。

崇宁三年(1104年)诏:“‘应蕃国及土生蕃客愿往他州或东京贩易物货者,仰经提举市舶司陈状,本司勘验诣实,给予公凭,前路照会。经过官司常切觉察,不得夹带禁物及奸细之人。其余应有关防约束事件,令本路市舶司相度,申尚书省。’先是,广南路提举市舶司言:‘自来海外诸国蕃客将宝货渡海赴广州市舶务抽解,举民间交易,听其往还,许其居止。今来大食诸国蕃客乞往诸州及东京买卖,未有条约。’故有是诏。”综上所述,宋代蕃商在中国内地行走,必须在纳税完毕经人作保后到市舶司申请公凭(旅行通行证),市舶司在安全检查和将货物登记造册后发给公凭,然后蕃商方可持公凭到内地贩卖舶货。蕃商可以深入大宋腹地经商买卖,货品中自然少不了我们前文提到的香料,当然龙涎香作为名贵香种更多的还是作为贡品进献朝廷。五代过后宋朝又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社会,这样一来蕃商因为可以进入更广阔的内地,无疑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宋代香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不但宫廷设有香药局、香坊,民间对香也趋之若鹜,琳琅满目的香品如春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载,当时南宋都城临安的酒楼中“有老妪以小炉炷香为供者,谓之“香婆”。宋时香品繁多,仅进口香料就多达一百余种,乳香、龙涎香、龙脑香、沉香、檀香、白檀香、丁香、苏合香、麝香、木香、茴香、藿香等名贵香料皆为宋人所用。这也是得益于蕃商能够无障碍来中国贸易,才使得宋朝成为了中国古代香文化的最高峰。

宋朝的对外贸易更多的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龙涎香便是这丝路之上带来的异香名品。虽然龙涎香早在汉代就被中国人所发现,但真正开始作为香料使用还是从大食将其引入中国开始。唐代龙涎香也已传入,但并没有大规模的使用,仅仅限于皇室贵戚。到了宋朝随着两宋与大食的贸易日益密切,“海上丝绸之路”几乎演变为“香料之路”,龙涎香也渐渐有流入民间。智慧的中国人还发明出了合成龙涎香的方法,北宋末年的《陈氏香谱》记载了很多合香配方。人工合成的方法推广之后,龙涎香在香料界更广为人知了,越来越多的百姓也加入到了用香的行列中,更多的人体会到了芬芳为我们所带来身心的愉悦:

“月华冷沁花梢露。芳意恋、香肌住。心字龙涎饶济楚。素馨风味,碎琼流品,别有天然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爱旅行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